道教相承次第錄

 

謹按《雲台治中內錄》言:太上老君傳授《雲台正治官圖》,《治山灶鼎》等得四十一代相承。具人名代數如後:

第一代老君(老君火山大丹治法傳授三百人。唯三人系代:王方平、尹喜、徐甲)。

第二代王君(王君授三十人。唯三人系代:茅蒙、孫盈、章震)。

第三代章震(震授十七人。唯二人系代:若士、李夫人名仙)。

第四代若士(士授五十二人。唯三人系代:李元君、白石先生、李常存)。

第五代李元君(元君授七十二人。唯二人系代:王子喬、許述成)。

第六代諸仙別傳分散,世絕系治官氣並治名。老君念于志學之子,再下平蓋山,授張陵為雲台治,火芝火仙之經、方術變化、長生不死之藥、登升雲天之道。敕陵為第六代道之外孫,而東海小童君為陵保舉,師太上老君為度師,度雲台治。封陵為天師(天師授三百人。唯三人系代行治:張申、王升、李忠)。

   第七代張申(申授三十三人。唯三人系代,行傳治法:李仲春、李意期、李玄)。

第八代李仲春(仲春授十五人。唯二人系代:李少君、魏伯陽)。第九代李少君(少君授九十人。唯二人系代:欒巴、李常存)。

第十代欒巴(巴授五人。唯二人系代:陰長生、李宙先)。

第十一代陰長生(長生授八人。唯二人系代:張景霄、王萬縉)。

第十二代張景霄(景霄授五人。唯一人系代:劉馮)。

第十三代劉馮(馮授五人。唯一人系代:劉政)。

第十四代劉政(政授五人。唯二人系代:孫博、嚴光)。

第十五代孫博(博授三人,無可代者。乃入林屋山中,合龍虎大丹而天。

治法遂絕)。

太上老君命李仲甫出神仙之都,以法授江南左慈,字元放,故令繼十六代為師相付。(元放授八十人。唯三人系代:介象、嚴光女、李佗)。

第十七代介象(介象授四十人。唯五人系代:李延、張授、萬葛卿、阮玉、李用)。

第十八代李延、介談(延、談授十八人。唯一人系代:劉景)。

第十九代劉景(景授四人。唯一人系代:東海郭延)。

第二十代東海郭延(延授三十人。唯一人系代:靈壽光)。第二十一代靈壽光(壽光本外國人。授十八人。唯一人系代:何述)。

第二十二代何述(述授十人。唯一人系代:羅先期)。

第二十三代羅先期(先期授二十人。唯二人系代:甘季仁、甘孝先)。

第二十四代甘孝先(孝先授五十一人。唯一人系代:石帆公)。

第二十五代石帆公(帆公授十九人。唯一人系代:宮戶。一雲宮中用,字也)。

第二十六代宮戶(戶授八十人。無可傳者,治法遂絕。戶入南岳及天台山,經八十五年。世絕仙人,正道不繼)。

老君念其功修之徒,再降廬山,敕左元放授施存、葛玄,令繼代為仙官世祖,師傳仁人者也。

第二十七代施存(存授七十人。但皆地仙耳。唯同學葛玄繼代)。

第二十八代葛玄(玄授十九人。唯三人系代:張秦、仇真、李用別出)。

第二十九代尹思(太上老君差紫衣使者下命于廬山,授五人更二人。尹思、尹軌系代傳治。思授七十人。唯二人系代:女子樊忠和、韋義山)。

第三十代尹軌 (軌授十九人。唯一人系代:女仙李元一)。

第三十一代女仙樊忠和(忠和授二人。唯一人系代:劉綱東陵母)。

第三十二代女仙李元一(元一授四十人。無人可傳,治法代絕)。

第三十三代劉綱(綱,樊夫人弟子。雖居官治,又其夫也,治法後絕)。

第三十四代張秦(秦,葛玄弟子。玄見其代絕,乃再令秦授十一人。唯一人系代:王列)。

第三十五代王列(列授九人。唯二人系代:許遜、胡少真)。

第三十六代許遜(遜授一百人。而無人可授,系代又絕。遜升天後兩代,人民征伐,真志不傳)。

老君敕使三人于天台山,令葛玄傳鄭思遠,系三十七代 (思遠授十九人。唯二人系代:葛洪、李淳風)。

第三十八代李淳風(淳風授四十人。唯四人系代而未傳授。二人者:李道興、李靖。後又隱于房公之山,一百年後,出授張常存、李太虛、李惠舉,同太師神等四人)。

第三十九代李惠舉、張常存而各分代傳授,皆稱三十九代孫(惠舉授三十人。唯三人可代:李保真、白玄中、李太昌。張常存授三十七人。唯三人願系代:孫張真、應真、孫道用)。

第四十代李保真(保真授二十四治一百人。唯二人系代:林通元、李德仁)。

第四十一代林通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