靈響詞五首(並序)
《道德經》云:視之不見,聽之不聞,搏之不得。詳乎老君之旨趨ヾ,蓋喻以眾庶之俗民,非修生之道民也。尹真人《節解經》云:內觀ゝ者睹神光,不可謂之不明;返聽者聞神聲,不可謂之無音;握固者精神備體,不可謂之無形。凡在道中之民,當須視不見之形;聽不聞之聲,搏不得之名。三者皆得,謂之道民矣。餘慕道年久,修持沒功,夙夜自思,如負芒棘。嘗因暇日,竊覽《三清經》云:夫修煉之士,當須入靜三關ゞ,淘煉神氣,補續年命。大靜三百日,中靜二百日,小靜一百日。愚雖不敏,情頗激切,神道扶持,遂發至懇。且試以小靜。即開成三年戊午歲起,正月一日,閉戶自修,不交人事,克期百日,方出靜堂。雖五谷並絕,而五氣々長修,幸免瘦羸,不知饑渴。未逾月而神光照目,百靈集耳,精爽不昧,此三者皆應,則知仙經秘典,言不虛設也。人不修,即不知。既不知,則信彼前。後學咸謂神仙之教,盡為誑誕之辭。今古相蒙,未始有極。小兆忝ぁ為前得者,故發言為詞,以正將來之惑。因創五篇,篇之あ四句,貽諸同好,用紀玄深。其詞曰:
其一
此響非俗響,心知是靈仙。不曾離耳里,高下如秋蟬。
其二
入夜聲則勵,在晝聲則微。神靈斥眾惡,與我作風威。
其三
妙響無住時,晝夜常輪回,那是偶然事,上界特使來。
其四
何以辨靈應?事須得梯媒。自從靈響降,如有真人來。
其五
存念長在心,展轉無停音。可憐ぃ清爽夜,靜聽秋蟬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