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五千文 1aozi wu qian wen
道教所傳《老子道德經》版本之一。相傳漢末張魯將河上公注本《老子道德經》原文刪去虛字,定為五千字,用於教化五斗米道徒眾。因其中“三十輻共一毅”句寫作“冊輻共一轂”,所以實際字數為4999字。三國時葛玄為此本撰序,神化老子及河上公,故《五千文》又稱作“葛本”。南北朝至隋唐道教徒傳授講習之《老子》版本,多用五千文本。據大淵忍爾《敦煌道經目錄編》著錄,敦煌遺書中有五千字《道德經》抄本殘卷二十餘件(P2584、S6453等),皆為唐代道士抄寫。其中部分抄本在經文前有葛玄《老子序訣》,經文後附錄《十戒經》及唐代道士傳授《五千文》之盟誓詞。部分抄本末尾有題記曰:“太極左仙公序系師定河上真人章句。”此外,漢末魏晉南北朝至唐代部分道士注解《老子》,亦採用五千字本。如敦煌所出《老子想爾注》、S4430號注本殘卷、成玄英《老子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》、李榮《老子道德經注》等,其經文皆採用五千字本。可見此本在道教徒中頗有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