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持 xing chi
指執行法術的開展。行法科儀中法師的責能。行持必須熟練操作各項道法,符、咒、訣、步、章表、印篆等方法必須使用無誤,行法科範次第準確。因各派道法具體內容不同,具體行持之法不一。但各派道法都要求行持者持戒、誠信、內煉有成。明張宇初《道門十規》:“凡行持之士,必有戒行為先。次以參究為務,先求岩谷明師草衣木食之士,開發萬法根宗。精勵香火,止佩一法一篆一職,苟能晨夕煉神養氣,修持不懈,與神明交格,言行無慊,何患法之不靈,將之不佑。”宋以後,內道外法的思想為各道派普遍主張,認為“善行持者,行道不行法”。(《道法會元》卷一),所以強調內煉元、元神、混合日神,自己神靈則可感召天神雷將。在行持中“先澄心滌慮,叩齒集神”,<《先天行持內旨》載《道法會元》卷四)然後念咒、發符、召將,依次展開,而其中每——環節都必須中有所主,氣凝神定。“施之於法,則以我之真合天地之造化。故噓為罷雨,嘻為雷霆。用將則元神自靈,制邪則鬼神自伏。通天徹地,千變萬化,何者非我。”(《道法會元》卷一)倘若神昏氣散,專恃符咒,便被認為流於術數,不合行持之旨。
煉養名詞。指修道者應保持心身清靜。《道法會元》卷九:〝凡行持之際,先淨口心身,內外一塵不著,清淨圓明,身心與虛空等然。我即天地,天地即我,相忘於彼我之間,誦咒若空中琅琅然有聲。所召立至,所禱立通。平昔須是熟記,念頭不生疑惑,方謂之行持〞。《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》:行者進,不已之謂。入行生路,登仙真門,久而不倦也。持者,把捉堅忍,有如手中持物,期於不墜也。若能一念堅於靜定中,以真應真,此行持之妙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