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命在我不在天 wo ming zai wo bu zai tian

  道教基本命題。語出《抱樸子內篇·黃白》:“我命在我不在天,還丹成金億萬年。”《老子西升經》:“我命在我,不屬天地。”道教學者一反儒家“生死由命,富貴在天”的觀念,為追求長生積極同自然作鬥爭,提出了這一力爭自己掌握人生命運的口號。內丹家和外丹家試圖修煉內外丹,奪天地之造化,掌握自己生命,術數家又想以占驗預知自己命運來趨吉避凶。“我命在我不在天”的命題,鼓舞了道教學者戰勝自然和社會災害的勇氣,也加強了道士開發人體潛能和追求超自然力的宗教信念。

  道教教義的基本概念。意為個人的生命,同天地一樣,都是由自然之氣所化生,故若修道守氣,返本歸根,就可以與道同在,壽比天長,強調個人的生命,能由自我決定,不由天地掌握主宰。這種概念,最早見於東晉道教學者、煉丹家葛洪所著《抱朴子內篇.黃白》中。葛洪認為,世間變化之術,無所不為,高山為淵,男女易形,鉛性白而變赤為丹,丹性赤而變白為鉛。因此他堅信,用異物燒煉金銀,同服食金丹成仙長生一樣,是必然有之事。故他在列舉了諸多煉物成金之事以後,引《龜甲文》論證說:〝我命在我不在天,還丹成金億萬年〞。堅信通過人自身的努力,可以改變傳統的自然事物和現象。葛洪的這一思想,也見於《西升經.我命章》中﹔〝我命在我,不屬於地。我不視不聽不知,神不出身,與道同久。吾與天地分一氣而治,自守根本也〞。北周道士韋處玄注解說:〝天地與我俱稟自然一氣之所生,各是一物耳,焉能生我命乎?我但去心知,絕耳目,各守本根之氣,則與道同久矣〞。《西升經》推崇〝虛無〞和〝自然〞,認為虛無生自然,自然生道,道生氣,氣生天地,天地生萬物。從本源上說,天地與人都為氣所生,因此二者是平等的,只要棄智養神,固守本元之氣,就能〝與道同久〞,而這一切都是〝自然〞所致。從此可見,《抱朴子內篇.黃白》以煉丹成金為目標,講〝我命在我不在天〞,是奪自然造化之功,強調人為努力﹔而《西升經.我命章》講求養神守氣,返本長生,從此符合自然之道﹔二者所提命題雖然相同,但思想主旨實是有差別的。前者是從外丹的角度理解,後者則是從內煉的觀點論證。總而言之,這一思想命題為後世道教所接受,將之作為仙學、符籙等的重要內容,對這兩方面的思想都有所吸取和繼承。如元初道教學者、內外丹煉養家俞琰《周易參同契發揮》卷一中說:〝人受 和氣,生於天地間,與天地初無二體。若能悟天地橐籥之妙,此心沖虛湛寂,自然一氣周流於上下,開則氣出,合則氣入,氣出則如地氣上升,氣入則如天氣之下降。自可與天地齊其長久〞。